火灾公众责任险进入地方立法
在她的印象里,父亲在家中时总是早早地就待在了书房的办公桌前,看书或查资料。
复旦教授尹伯成说:时下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否‘过时问题上,我国学界存在着偏见。如今,他指导的6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了洪远朋、王战、朱民、程恩富、朱国宏等知名学者和经济学家,已成为闪耀在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将他倡导的学风却是一脉相传,严于律己、求真务实、严谨严格、规范创新,不懈追求科学光辉的顶点。
1962年,他返回复旦经济学系,开始系统讲授《资本论》,并把教学工作和研究、应用《资本论》结合在一起。这届经济学系毕业班上只有我学过高等数学。有一次张薰华为他答疑解惑时,曾用手指在书桌上画了一串从小到大的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将原始范畴和后续范畴不断展开和丰富。张薰华同志于1989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原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张薰华凭借其扎实的《资本论》研究功底,又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路深入到作为生产力源泉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并迎来了自己经济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
他引进崔明奇教授开设经济数学课程,但缺助教。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张薰华选择逐步退出行政工作,返回经济学系任教。锌空气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储能技术。
与传统的碱性锌空气电池相比,该非碱性锌空气电池具有明显优势:锌负极利用率高,从而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单位能量密度的电池成本。王飞为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非碱性锌空气电池中,电解液不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副反应,电池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均表现出稳定的长循环性能。1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过氧化锌反应的可充锌空气电池》(A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y based on zinc peroxide chemistry)为题发表于《科学》(Science)主刊。
目前的锌空气电池主要使用高浓度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存在一系列问题:金属锌负极在碱性电解液中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差,造成电池循环寿命短,锌的有效利用率低,实际容量远低于理论容量。图1. Zn(OTf)2电解液中的氧气正极双电层结构和氧还原反应机理图2. 使用Zn(OTf)2与ZnSO4电解液的锌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反应产物以及电池的空气稳定性为阐明这一全新的2电子转移机理,研究团队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方法解析了Zn(OTf)2电解液中的正极双电层结构和氧还原反应路径(图1)。
材料分析方法结合电化学测试,确定了过氧化锌(ZnO2)为正极放电产物。该项突破性工作为提高锌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研发高可逆的二次金属空气电池提供了新的理解和研究思路,对于开发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未来储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电池可以在在空气中稳定的运行,简化了电池结构,降低电池组件的耐腐蚀性要求。在Zn(OTf)2电解液中,空气正极双电层结构中的锌离子与水分子的比值明显高于ZnSO4电解液,锌离子直接参与的2电子转移反应更易发生。
电池充放电反应可逆性高,具有长循环寿命。理论模拟之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在Zn(OTf)2电解液中正极发生2电子转移反应(图2)。这样一种全新的2电子转移反应,同时有望实现较快的动力学,为进一步加速空气正极反应的特征催化剂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基于上述问题,王飞团队与美国、德国的研究团队合作,通过设计电解液的组成和调控电极表面双电层,首次探索并成功先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过氧化锌(ZnO2)的可逆生成的反应机制,并利用该反应机制构建了新型的非碱性锌空气电池。
近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王飞团队国际合作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碱性电解液中,空气正极的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反应为有水分子参与的4电子反应(H2O+O2+4e-→4OH-),其动力学较差,需要复杂且昂贵的催化剂体系来加速此过程。
通过使用以三氟甲磺酸锌(Zn(OTf)2)为代表的具有疏水阴离子的锌盐作为电解液,在空气正极表面构筑了锌离子富集的特征双电层结构,从而实现了锌离子与氧气反应的2电子转移反应,并有效抑制了水分子参与的4电子反应一年来,人才队伍深耕沃土。
医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上海医学院机制不断完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挂牌成为附属医院,中山、华山、儿科医院作为输出单位实质性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学校充分发挥三线联动机制,强化五个一线工作原则,构筑起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牵引,在山东、广东、浙江等重点省份和重要节点城市布局,与重要行业和领军企业深化合作。涌现一批抗疫明星,积极为国内外提供科普诊疗服务。三大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匈牙利布达佩斯校区启动建设,义乌研究院揭牌入驻,青浦校区规划进入论证,为十四五开拓高质量办学奠定基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启航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新征程的起步之年。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纪念陈望道老校长首译《宣言》中文全本百年,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和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举办115周年云校庆活动,以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迎接建党百年,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获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实施博英计划卓博计划,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在读博士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年来,人才培养蹄疾步稳。
一年来,师生为本提质增效。面对一流大考,复旦人铺开教育报国、创新强国的新画卷。
校园生活引领风尚,北区食堂升级改造,学生住宿条件大幅改善,垃圾分类、节能减排领跑树标杆。习近平总书记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让全校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教职工家门口的好学校又添新项,湾谷新房首批入住。全体复旦人听党指挥、闻令而行、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唱响了团结、服务、牺牲精神的时代强音,书写了不可磨灭的英雄篇章。
《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强基计划为国选优,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这一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图景。
与剑桥等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开启新篇章,与卢森堡大学建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跨越百年,传承的是红色基因和复旦精神,砥砺的是立德树人初心,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全年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28人,遴选产生首批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人选,新增2名文科资深教授。数字转型再迈新步,新增网上办事服务事项49项,复旦生活码全新上线。
这一年,我们高质量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和双一流首轮建设,先贤百年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学校正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奋勇迈进,更加自信坚定地代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我们全力打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收官战、攻坚战、持久战,着力推进新思想三进,全面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实施强师行动、书院园区育人,启动研究生思政、实践育人、网络思政和育人评价体系攻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功创建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一年来,服务国家开创新局。科研人员应急攻关,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
牵头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获批设立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全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超过40亿元,再创新高。
全体学生服从大局,坚持不停学不停研,志愿服务义无反顾、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牵头建设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长江河口湿地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踏上新征程,梦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在这百年新征程和百年大变局的交汇点上,复旦人汇入民族复兴洪流,用平凡铸就伟大、用定力应对挑战、用奋斗把握机遇,立德树人固根本、争创一流显担当,为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写下力透纸背的笔画和标点。